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新县百事通 2023-05-31 450 10

如何看待2023年的出口形势?|宏观经济

文/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博士后张冲,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

如果美联储加息没有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2023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将呈现“N型”波动上升发展态势,全年出口增速预计将达到3%—5%左右。但如果美联储加息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致使外部需求大幅回落,中国出口会面临一定压力。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3年一季度,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金额达8218.3亿美元,同比增长0.45%(见图1)。其中,1月同比下降10.50%,2月同比降幅则收窄至1.30%,3月同比增速提升至14.8%。那么,应如何正确理解和看待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国出口形势呢?

一季度中国出口稳中向好

第一,2023年2、3月中国出口表现好于市场预期。从出口同比增长数据看,彭博预计2023年2月和3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9.0%和-7.1%,实际数据分别为-1.3%和14.8%,均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从贸易差额来看,1—2月,中国贸易顺差1168.85亿美元,同样高于825亿美元的市场预期。

第二,出口压力较此前有所减小。一是数据显示2023年2—3月出口压力已明显缓解。据中国港口协会数据,2022年8月以来,我国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多为负增长或低速增长,但2022年11月同比增速已经转正,12月同比增速进一步恢复至8.54%(见图2)。另外,采购经理指数(PMI)新出口订单指数显示,虽然自2021年5月以来,该指数始终处于50%荣枯线以下,但2023年2月已经大幅提升至52.40%,为近两年以来首次,3月继续保持在50%以上,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出口可以保持正增长。

二是造成出口增速下滑的基数效应已明显改善。受疫情错位冲击影响,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大幅提升,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同比增速均值超过25%,个别月份增速一度达到150%以上。随着出口增速下滑,基数效应已明显改善。此前有媒体报道称,3月份大量集装箱空箱堆积在海运港口,而基数效应则可以解释这一现象。据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集装箱总体产量约653.3万标准箱(TEU),较2020年增长107.3%。随着外需的逐步回落,集装箱产生堆积亦属正常。

三是东南亚经济体扮演了转口贸易角色,中国对其出口高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美欧需求下滑对中国出口增速的不利影响。2023年一季度中国对美欧出口大幅下滑,但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速达17.89%,其中,2—3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速达33.69%和35.43%。

第三,从出口产品涉及的产品/行业看,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增速显著改善。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2月,在HS分类法下纺织品、石制品、服装、杂项制品等出口同比增速持续下滑的同时,科技含量较高的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行业和光学、医疗、钟表及乐器行业出口增速大幅增长,2月(3月)份同比增速分别达18.21%(48.05%)和11.54%(27.52%)。从具体产品来看,高新技术产品增速已明显改善,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同比增速持续维持高位,一季度同比增速分别超100%。

未来出口面临的影响因素

一季度我国外贸实现“开门稳”,出口向好超出预期,这是我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经营主体发挥活力、主动作为,以及外贸新优势及增长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出口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一是全球失衡改善和中国产业升级的影响。一方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国民总储蓄率由降转升,受此影响,直至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前,美国经常账户失衡情况整体处于改善状态;与之相对,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中国的经常账户余额占全球GDP比重显著下降。另一方面,中国产业升级加速产业外迁,东盟承接中国投资产生替代效应,对国内出口造成一定冲击。

中国对外投资情况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产业升级和产业外迁现象。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加大了对东盟国家的投资,截至2020年末,中国对东盟投资存量达1276.10亿美元,超过欧盟和美国(见图4)。从投资行业来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为主要投资行业,2009年以来,两者累计投资超过610亿美元,占投资存量的近50%(见图5)。中国的产业升级和产业外迁不仅转移了原先属于本国的出口,而且与国内形成竞争关系,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压力。

二是疫情冲击消退叠加短期全球经济周期下行的影响。首先,新冠疫情错位暴发为中国出口带来短期红利。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1—2015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直线上升;受中美经贸摩擦等因素影响,2016—2019年该比例始终维持在10.53%左右水平上;新冠疫情暴发后,受国内外疫情错位和中国疫情防控成效良好的综合影响,中国出口在短期内大幅增加,出口占全球比重在两年间大幅提升至12.75%(见图6)。

图3中2020年以来中国经常账户与全球GDP之比的大幅提升也佐证了这一事实。而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不断消退,各国对中国出口的依赖也逐步回归常态,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下降也在情理之中。其次,全球经济周期下行引发外部需求收缩,致使全球贸易增速回落。

2022年以来,发达经济体通胀居高不下,陡峭加息引发全球经济周期下行。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美联储9次加息,累计加息475个基点;2022年7月后,欧央行跟随加息,截至2023年3月末,欧央行6次加息,累计幅度达350个基点。美欧陡峭加息冲击了其实体经济,降低了对中国的进口需求。

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中国对美欧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下降17.00%和7.20%(见图7)。外部需求收缩同样对全球贸易造成严重冲击,主要出口国同比增速均大幅下滑。2022年10月,WTO将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预测由3.4%大幅下调至1.0%。WTO统计数据亦表明,2022年9月以来,全球贸易增速显著下行(见图8),东盟及日韩出口同比增速均由正转负;2023年1—2月,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下降8.22%、12.10%和1.90%。

三是美国推行“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计划的影响。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中美经贸摩擦不断,美国除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吸引制造业回流外,还推行“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计划,将对中国的贸易依赖转移至邻国和盟国。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从中国货物进口额占比由2016年10月的22.81%大幅下降至2023年1月的15.04%,而对加拿大、墨西哥、欧盟和东盟的进口比例大幅提升,如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共计提升1.94个百分点至28.09%,对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和中国台湾的进口共计提升3.04个百分点至10.16%(见图9)。

整体而言,目前影响我国出口增速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外部需求、基期效应和出口政策。从外部需求看,一方面,新冠疫情缓解使得我国出口红利消退,另一方面,美欧陡峭加息引发全球经济周期下行,美欧对我国进口短期内恐难改善,上述因素均不利于我国出口压力的缓解;但与此同时,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对中国进口增速的大幅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下行压力。

从基期效应看,随着2022年4—12月出口增速下滑,基期效应已明显改善。从出口政策看,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同年9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印发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这些政策的推出对短期稳外贸具有一定作用。

综合判断,笔者认为,如果美联储加息没有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2023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将呈现“N型”波动上升发展态势,全年出口增速预计将达到3%—5%左右。但如果美联储加息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致使外部需求大幅回落,中国出口会面临一定压力。

文章来源:《中国外汇》2023年第9期

本文编辑:王茅


传奇 http://www.008sy.com/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县百事通  

© 2015-2020 Powered by 新县百事通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