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新县百事通 2023-03-05 450 10

刘华清:没有想到我会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感谢党的培养和信任

庆美整形网 https://www.vy4.com/

刘华清将军是从一名政工干部起家,干到了正国级领导岗位。真正改变他的命运的是从事海军工作。我们看看刘华清将军的成长履历。

刘华清,湖北黄安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担任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科长、第二十五军政治部科长、第十五军团政治部科长、第三十一军司令部科长等职。

1934年11月25日,红二十五军进突然遭遇了袭击,刘华清在战斗中左腿踝骨上侧中弹。他坚持负伤上路,拒绝组织就地安置,凭着坚定的信念,拉着马尾巴坚持行军。

1935年9月,刘华清所在部队与陕甘红军会师后,统一合编为红15军团,刘华清担任宣传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刘华清先后任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秘书主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冀南军区和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六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他参加了七亘村、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1938年1月5日,中共中央军委任命邓小平为第129师政治委员,刘华清在洪洞县马牧村八路军总部接受了护送邓小平政委到辽县第129师上任的任务,当时,他只有22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第6旅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刘华清先后担任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西南军区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第十军副政治委员,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等职。

他参加了上党、邯郸、出击陇海路、定陶、巨野、鄄城、滑县、豫皖边战役和豫北反攻作战、羊山集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华清同志先后任西南军区军政大学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政治委员、校党委书记、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等职务。

1954年8月,刘华清赴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海军专业理论和高级指挥学。

这是改变刘华清人生命运的一次重要机会,正是在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求学,刘华清才成为海军的高等管理人才。

当时赴苏联学习,刘华清有些顾虑,毕竟38岁了,又不懂俄文,文化底子薄,数理基础差,学习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

但是,他毕竟是身经百战的“红小鬼”,还是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位于列宁格勒(现已恢复原名圣彼得堡),有上百年历史,是当时苏联历史上最悠久的高等军事学府之一。

在苏联学习期间,刘华清把探亲假的时间全部用到学习上,他的刻苦努力没有白费,毕业时,除了不计分数的8门课程,其余13门课程,有10门为优,3门为良,总评优秀。

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院院长安德列耶夫海军上将亲笔签名的鉴定评语为:

“在海军学院学习期间,该学员表现了高度的纪律性。作为集训班和中国学员班的班长,极认真地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学习成绩优良。”

1958年回国后,相继任海军旅顺基地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

当时由于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局势不稳,刘华清提出并主抓了基地核心战斗部队的组建。

1961年8月,周总理签发命令,任命刘华清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国防部七院,是我国第一个军用舰船研究院,执行兵团级权限。

1965年任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部党委成员兼第七研究院院长。1966年10月,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协助聂荣臻同志组织全军装备科研工作。

1970年12月,任海军副参谋长。1970年,刘华清根据上级指示,组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并上报过工程方案。刘华清提出:

解放军搞航空母舰的目的不是为了和美国、苏联竞赛,主要是用于对台斗争需要、解决南沙群岛争端和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的任务。平时还可以用于扩大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影响。海军有了航空母舰,海军的质量就会发生大变化,海军的作战能力也将有较大提高,有利于提高军威、国威。为此,他积极推动航母建设的论证工作。

1975年9月,他向邓小平同志专门写了《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受到邓小平同志的关注和重视。

1977年底,刘华清同志任国防科委副主任。1979年2月,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1980年1月,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82年8月,刘华清同志任海军司令员、党委副书记。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

他着眼建设强大海军,提出了海军作战方针和海军装备发展方针,开创了海军建设新局面。

1987年3月31日,刘华清向总部机关汇报了关于海军装备规划中的两大问题:一是航母、一是核潜艇。这两个问题涉及到海军核心力量的建设,是关键性问题。这两种装备不仅为了战时,平时也是威慑力量。

刘华清强调:我们想通过发展航母,引出海军装备发展的路子来。刘华清的汇报受到总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认可。

同年,刘华清提议,海军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办了中国第一个“飞行舰长班”,办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将来的中国航空母舰培养舰长。

可以说,刘华清一直为实现人民海军的航母梦而谋篇布局。刘华清在海军的优异表现,受到中央军委首长和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

1987年11月18日上午,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被召到邓小平家里开会。会议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主持。

邓小平的第一句话,就是指着刘华清和洪学智,他问杨尚昆等人:“他们两个人的命令下了没有?”

杨尚昆说:“下了,都已经签了。”邓小平又问:“老帅们看了没有?”杨尚昆说,正在几个老帅那里传阅。

接着,杨尚昆便对刘华清和洪学智说:“军委决定,调你们两个来,担任军委副秘书长。”

对于这一重大人事变动,刘华清回忆说:“听到这个消息,我大为意外。”

11月21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兼任军委秘书长;洪学智、刘华清任军委副秘书长。”

洪学智是开国上将,而刘华清此时71岁,开国少将,在他心里,觉得资历不够,所以感到意外。

但是,刘华清的个人能力和后期努力以及显著成绩在那摆着,中央用人不拘一格,所以刘华清得到了提拔与重用。

71岁的刘华清离开了海军,因为有更重要的位置等着他。刘华清说:

“我热爱海军事业,急切盼望中国海军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强大起来。为了实现毛泽东主席、邓小平主席提出的海军建设目标,我无愧地贡献了我所能做到的一切。”

1988年初,刘华清组织力量自主研制空中加油机,历经6年努力通过了定型审查,结束了国产飞机不能空中加油的历史,为海空军的空中远程作战提供了保障。

1989年11月,刘华清同志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刘华清回忆当时的情景:

“我吃惊了,小平同志提名我当军委副主席!我感到自己能力难以胜任。”刘华清高风亮节,谦虚低调。

于是,他给给小平同志办公室打电话,请他们向邓主席报告:还是选别人好。

但是邓办的同志告诉我:‘邓主席已经定了,不会改变。’我不再坚持了。”

1990年4月,刘华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个人的努力,机会的垂青,巨大的贡献,这是刘华清不断得到提拔重用的主要原因。

1992年10月6日,邓小平给中央政治局写了一封信,谈到了对中央军委人事安排的意见:“将来挑选接班人的工作,需要熟悉军队的人来承担责任。”

邓小平特别交代,“军队要保持团结一致,保持老红军的本色,这点十分重要”。

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刘华清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进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刘华清回忆说:“我被选进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是没有想到的事情。”

自22岁那年护送邓小平起,刘华清和邓小平就有了“一份长达近60年的革命情谊”,他常说:

“小平同志一直在关注我的成长。我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军队高级将领,这是党的培养,也离不开小平同志对我的教诲和信任。”

刘华清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参与了党、国家和军队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闭幕后,刘华清同志退出领导岗位。2011年1月14日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刘华清的成功,不仅在于个人的努力与奋斗,还在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同样的岗位的人很多,真正干出成绩的人并不多,他们的提拔是组织的信任与领导的赏识,但更重要的还是个人的努力与奋斗。

伟大的人、成功的人如此,普通人平凡人要想成功,也是如此,这就是两位将军给我的启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县百事通  

© 2015-2020 Powered by 新县百事通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