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新县百事通 2022-11-20 450 10

1000亿!全球芯片企业加速去美化,比尔盖茨:我们在主动认输

爱酷网 https://www.uiqkk.com/

芯片产业链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紧密共存,各个地区都能根据需要获得想要的技术支持。但是美国随意动用技术优势制定规则,破坏芯片全球化。

造成的结果就是各国地区已经在加速去美化了,纷纷推出自给自足的造芯计划。具体有何行动呢?各国加紧造芯,美企芯片还卖得动吗?

美企跌去千亿,各国加速自主造芯力度

论芯片销售,美国的实力自然是排在世界前列的、高通的骁龙处理器,英伟达的显卡,还有英特尔的酷睿芯片等等,几乎占据全球芯片产业链的各个角落。

市面上随便一款智能设备都能找到美国芯片的身影。小到射频芯片,大到终端SOC,可以说美国芯片对全球科技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力。

但是现在,各国地区统一的行动都是在降低对美国芯片的依赖,提高自主化程度。一切都是因为美国制定的规则措施,阻碍芯片全球化发展。而规则也给美企带来不便,AMD、英伟达、英特尔、苹果等美企在“黑色星期五”中跌去了至少1000亿市值。

规则是相互的,给特定客户带来不便的同时,美企也在遭遇规则的反噬。更出乎意料的是,全球芯片企业加速去美化,加大自主造芯力度,具体有何行动吗?

比如韩国,韩国的计划是将芯片自给率从目前的30%提升至50%,并且培养上万名半导体芯片工程师,开设与芯片相关的课程。

韩国正在被美国拉入“芯片四方联盟”,若进入该联盟,韩国的芯片出货方式可能会发生改变,为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所以韩国也在加大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力度。

还有印度拿出了100亿美元用作芯片激励计划,吸引各国的半导体厂商参与投资。其中台积电似乎有想法到印度市场考察,想在印度生产汽车,消费电子等芯片。当然,台积电还没有官宣具体的消息。

再看日本。和美国一样,日本也邀请了台积电参与建厂,当地的索尼,电装等公司与台积电进行合资,同时在日本的补贴下修建一座22nm/28nm芯片工厂,预计会在2024年正式投片。

在芯片投资这一块,欧盟也没有落下脚步。制定了2030年之前芯片产能提升目标,至少要达到全球20%的芯片产能总量。为实现这一目标,欧盟会拿出430亿欧元的补贴。

要知道欧洲地区的半导体厂商实力是不可小觑的,ARM,ASML等世界顶级半导体公司均来自欧洲,还有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这欧洲芯片三巨头,同样能为当地促进芯片制造行业的发展。

或许是看中了欧盟的补贴,10月13日有德国媒体消息称,台积电计划到德国考察建厂,本月派出考察团。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也制定了70%的芯片自给率目标。国内各地开始支持更多的芯片产业发展,而且发展增速非常明显。全球增速最快的20家半导体公司当中,有19家来自中国。

另外据SEMI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大陆的300nm晶圆产能会占全球的四分之一。

各国加紧造芯,美企芯片还卖得动吗?

结合以上各国地区的半导体产业计划来看,都在提升芯片本土化的供给实力,降低对美芯片产能和技术的依赖。

比尔盖茨或许早就预计这样的情形,一度劝诫美国避免这么做,规则只会导致美国失去很多高薪工作,还会让他们走向自给自足,甚至强调“我们在主动认输”。

全球化本就是芯片行业的趋势,如果这种趋势被改变,那么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各国地区会加紧造芯片,尝试自己造芯片。也许短时间内不会改变什么,但在时间的作用下,水滴也能穿石。

所以这种情况下,美企芯片还卖得动吗?其实答案已经很明确了,不是美企的芯片是否卖得动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卖。

站在美企的角度,的确想要给市场客户提供所需的芯片,参与消费市场合作,取得巨大的收益回报。毕竟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

但是美国没有考虑这些,一句话就能改变美企的市场合作状态。因此若美企的芯片还想卖得动的话,要么让美国回头,早日重回芯片全球化的发展状态,要么就是顺其自然,由消费端决定市场的走向。

否则就像比尔盖茨所说,正在认输。一旦失去消费市场之后,供应端的产品再好,也未必能得到市场的需求认可了。

总结

美国与芯片全球化的发展背道而驰,促使各国地区加速造芯,摆脱对美国芯片和技术的依赖。面向未来会探索出更多的先进技术,用于替代处于规则之中的美国技术。如果美国想避免这一切的发生,回归全球化是最好的选择。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县百事通  

© 2015-2020 Powered by 新县百事通 X1.0

微信扫描